为严防疫情输入临泉,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长期保持疫情清零状态的全国人口大县临泉县,近段在城乡同时设立了700多个核酸采样点,连续开展了多轮全民核酸检测,而且每轮采样时间缩短到6个小时。参检人员规模之大、核酸检测布点之多、连天采样频次之多、每轮采样时间之短,是从来没有过的。仅9月26日—30日,就连续5天进行了5轮核酸检测采样。10月11日起,又连续进行两轮核酸检测。
特殊疫情防控催生新用语:“您核了吗?”
特殊的疫情防控催生出了新用语:“您核了吗?”近段时间,在临泉街头巷尾,许多人见面时相互问候:“您核了吗?”意思就是您去做核酸检测了吗?回答是:“我核了”,或者“我马上核”……由于近段连续进行全民核酸检测,而且是连天接着做,居民每次接到通知后都相互提醒:“您核了吗”,言简意赅。
就对近段一直连续进行全民核酸检测,大家是否适应?城关街道城中社区居民陈俊喜说,为了保持疫情防控清零状态,居民对连续做核酸检测的方式能适应,不嫌麻烦。每个公民都有责任积极配合政府搞好疫情防控。
特殊时期带来了特殊的环境,医务工作者、村和社区工作人员任劳任怨,志愿者、退役军人积极参加维护秩序、指导公民扫码等志愿服务,保证了全民核酸检测一轮又一轮安全有序开展。
每一轮核酸检测,最辛苦的就是医务人员。他们连续工作几小时,甚至连水也顾不上喝一口,面临的疫情风险也最大。为了加强防护和确保采样安全,身着防护服,戴着面罩、口罩、手套的医务人员每采完一个样本,就用七步洗手法用消毒液对双手消毒,然后再进行下一例采样。
临泉“顺风绿”志愿者成了一颗颗抗疫“铆钉”
临泉县以公益顺风车协会志愿者为代表,在每一轮核酸采样抗疫志愿服务中,“顺风绿”、“志愿红”又一次表现非凡。
9月下旬以来,截至10月11日,临泉县公益顺风车协会的志愿者,一直铆在城东街道光明社区丰泽路口核酸采样点、泉城经典核酸采样点及和顺名都城等几个核酸采样点。会长牛钰杰奔赴各个采样点协调志愿者,对前来排队参加采样的市民进行间隔距离疏导等等,志愿者成了核酸检测服务岗的一颗颗抗疫“铆钉”。
志愿者李浩东,手里拿着一支话筒喇叭来回奔走,一直忙碌地喊着:“请在手机上用支付宝或者万事通,在右上角打开自己的安康码,进行扫码。”“请戴好口罩,排好队,前后间隔两米。”有人问李浩东哪儿来得这么大的热情连续参加志愿服务,他说:“我当志愿者几年了,参加过助力中高考、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能够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当听到被帮助对象谢谢的时候,自己感到非常开心。”
10月9日,在泉城经典核酸采样点,我们看到一位特别年轻的志愿者小伙,身穿绿色马甲,来回服务市民。他说他叫杨文凯,今年16岁,共青团员,是阜阳科技工程学校的一名在校生。因为学校所在区域近段出现疫情而管控,他暂时返不了校,就在家乡通过抗疫志愿服务,为社会做点奉献。
党徽闪光,党员引领抗疫志愿服务
临泉县青年志愿者协会黄岭镇青年志愿服务队,在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志愿者侯现中队长的率领下,志愿者们连日辛苦,奔波在八里坡、河洼、西侯寨、大刘庄等7个核酸检测采样点,维持秩序,义务服务群众,并对核酸采样点进行区域喷药消毒等志愿服务。
胸前佩戴党徽的女志愿者张琳,身穿红马甲,一会儿搀扶老人,一会儿指导市民扫码,她是一名优秀的高铁志愿者,也是公益顺风车志愿者协会的会员,还是一位忙碌的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她在城东街道临新社区工作18年了,是一位有着18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更令她欣慰的是,在她的影响下,自己的大学生儿子李家宝,这几年也利用寒暑假回乡参加志愿服务,并成了一名志愿者骨干,还在临泉县2022年“暖冬行动”抗疫志愿服务总结表彰会上介绍了经验呢!
城关街道前进社区退役军人事务办公室的几位退役军人,同样表现突出。共产党员、退役老兵赵永鸿说,近段,我们社区有5名退役军人一直参加豫园时代广场的核酸采样志愿服务,其中有3名同志是共产党员。大家每天早晨5:30就到岗,配合社区工作者摆设工作台,发口罩,维护居民排队秩序等等。
阜临社区工作人员周宇轩评价说,志愿者自觉奉献起到了非常好的带头和模范作用,成了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近段全民核酸检测人多量大时间紧。为防止拥挤,志愿者反复提示居民排队要间隔两米,戴好口罩,等等。每一轮核酸采样是早晨6点钟开始,而志愿者5点钟就开始来到现场帮助做准备工作,自觉奉献精神非常值得学习。
光明社区副主任常立学这样感慨:“给志愿者点赞!”他回忆说,临泉县公益顺风车协会的志愿者热情一直非常高,从2020年初新冠疫情防控开始,他们就来到这个社区无偿服务,配合社区工作者挨门逐户进行人口流动情况排查登记。近段时间频频进行的每一轮全民核酸检测,公益顺风车协会接到邀请后,每次都是在第一时间招募志愿者,迅速上岗参加志愿服务。
郭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