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阜阳市司法局不断加强法律援助品牌建设,持续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通过明确目标,完善机制,强化监督等多个举措,有力推进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高效实施,1至7月,累计审批项目案件6264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0.1%,充分发挥了发挥法律援助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市、服务和保障民生中的职能作用。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扭住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关键环节。会同市财政局制定《阜阳市2022年度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实施办法》,细化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印发《阜阳市2022年度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绩效评价指标》,明确民生工程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分值比重,进一步推进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有效实施。召开全市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工作会议,从规范管理、质量管控、行风建设、宣传影响、群众满意度等方面推进全市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重点工作。
二是完善制度机制,推进法律援助民生工作高质量实施。完善监督机制,制订服务标准,对法律援助服务进行庭审旁听、回访、质量管控、第三方绩效评价等全流程监督。完善补贴机制,印发经费管理办法,将办案补贴与服务质量挂钩,实行差别补贴,强化案件质量评价结果应用。完善考评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重点从案件监督、质量控制、资金使用合规性、财务监控有效性、项目效益等方面开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满意度评价和绩效评价,准确、客观地把握受援人对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政策实施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是服务重点人群,促进便民惠民服务举措优化升级。持续开展系列品牌建设宣传活动,以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农民工为重点对象,累计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50余场次,主动走村入户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等受援群众提供上门服务20余次。对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及军人军属维权案件,简化程序、优先接待、当日受理、当日指派,累计为2149名农民工、1134名妇女、580位老年人、429名未成年人、125位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平台与婚姻、不动产、社保等信息互联共享。更新升级公共法律服务一体机功能,提供法律查询、文书下载等智能导引和业务自助办理功能,累计使用量5万余次。
四是强化援务监督,全面提升法律援助服务水平。加强内部监督,法律援助机构实行“一案一卷一评”,定期对律师履职尽责情况、受援人的满意度及案卷规范化整理等方面进行重点评查,抓好案件质量。加强群众监督,常态化开展旁听庭审、回访受援人、征询办案机关意见、满意度评价等工作。落实援务公开,定期向社会公布法律援助资金使用、案件办理、质量评查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加强同行评估,开展全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抽取全市90本案卷,进行集中评估,切实查摆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不断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提高受援人满意度。